青島新聞網5月8日訊(記者 孫志文)樓山(后)河位于李滄區西北部,東起重慶路,西至入???,長約6.9公里。河道周邊聚集原青島鋼廠、堿廠等企業,曾是青島市的重工業區。為了消除周邊區域的水污染,2017年9月李滄區建管局啟動了該河道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約6.9億元,主要包括防洪、截污、黑臭底泥處置等項目。截至目前,樓山(后)河3.3公里截污干管全部施工完成,179處污染點全部治理完成。據了解,樓山(后)河河道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整治。
污染點全部治理完成
樓山(后)河是李滄區一條主要行洪河流,一期綜合治理的實施將昔日“臭水溝”變身為北部樓山片區獨具風貌又能融入城市肌理的后工業區濱河帶狀休閑綠地,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了生動現實。
樓山(后)河位于李滄區西北部,排污點分散、污染情況復雜,部分區域截污管線淤積較為嚴重。因此,在點源治理措施方面,不僅延續以往在河道治理上完善市政管網、保障周邊污水有出處的截污干管和區域支管建設模式,還采取工程措施與管理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污染源頭治理。截至目前,樓山(后)河3.3公里截污干管全部施工完成,河道周邊3公里區域內共發現污染河道點源179處,全部源頭治理完成。
環保新技術上陣消滅重金屬
多年以前,樓山(后)河周邊青島紅星化工廠、青島堿廠、青島制革廠、青島鋼廠等工礦企業林立,生產污水順勢進入河道導致部分河段底污染離子超標。解決該區過城河道所面臨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是樓山(后)河黑臭水體治理的關鍵。
為了徹底解決樓山(后)河道內重金屬污染,李滄黑臭底泥治理采用了真空預壓干化+生物堆肥方式聯合修復,以及重金屬污染底泥/土壤采用篩分淋洗+固化穩定化方式聯合修復。
樓山(后)河污染土壤和底泥經過多種修復工藝聯合施工,徹底清除了樓山河流域黑臭水體及底泥污染源,對改善樓山河周邊自然環境、生態環境以及區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此種土壤加底泥、多種修復結合的方式,也對后期整體改善樓山片區工業環境具有指導作用、借鑒意義以及示范意義。